安徽省教育厅近日下发文件公布了2014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名单,凤凰体育平台:科技职业学院在2014年度质量工程项目立项上取得重大突破,共6个项目获批立项,其中教坛新秀2名,教学研究项目4个,本次的项目立项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排在同类院校前列。
此次我院获批立项的教坛新秀为理工分院张平华老师以及基础部的夏萍老师。四个获批立项的教学研究项目分别为:财经分院郭淑娟老师的《汽车后市场视阈下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改革应用研究》(重点);财经分院田洋洋老师的《新媒体时代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下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财经分院江新华老师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基于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理工分院程晓蕾老师的《基于CDIO的“教产结合、工学一体”高职理工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站在新起点,满怀新愿景。正值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之关键时期,借着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之东风,凤凰体育平台:科技职业学院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坚持改革创新,主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努力向着建成国际化鲜明特色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奋勇迈进。
以点带面提升办学质量
自质量工程项目启动以来,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在教务部的引导和部署下,各分院和基础部积极探索和实施,申报项目的质量较往年有很大提高,学院质量工程评审委员会结合学院实际情况,紧扣办学定位,突出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将遴选项目的过程变成不断提高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管理、实验实训水平的过程,促进了学院各项工作的全面、均衡发展。
质量工程的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作为我院的“生命线工程”,受到了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并且常抓不懈,不断加强对学院各项工作的管理,严格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不断促进学校日常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学校各项工作均紧紧围绕教学中心,为教学提供服务。
学院还制定多项措施,通过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学质量检查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高我院教师教学的质量意识和效率意识,提倡抓好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学院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化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内外兼修助推内涵建设
实施教学质量工程是顺应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潮流的一项积极措施,我院十分重视提升教学质量项目的建设,并借此机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院的内涵建设。
质量工程建设的关键在于人才,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也是不遗余力,努力夯实基础,励精图治。学院积极吸收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等一批资深教授以及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的国际师资队伍,组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骨干力量的教学和管理队伍,并积极打造以“双师型”教师培养为重点,建设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队伍,不断提高我院教师的技能操作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
与此同时,学院高度重视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园环境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并不断创新就业模式,开展高层次的校企合作,与世界500 强企业或知名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就业平台,使学院就业形势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5% 以上。
国际化办学特色深化校企合作机制
在质量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我院深切体会到开放式办学的重要性,以及对提升办学质量、增强服务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为此,我院在加强国际化办学特色的同时,还积极推进与世界500强等企事业单位合作,打造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发展机制。
打造安徽领先的国际化高等职业院校是我院的既定方针,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08年,学院牵手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Raffles Education Corporation),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并经过长时期的磨合,于2013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与新加坡莱佛士高等教育学院正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并有旅游管理、多媒体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装潢艺术设计等4 个专业进行招生。随着国际一体化形势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的形势不断变化,学院以国际化的视野 ,继续在办学理念、教育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进一步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且在全省同类高校中率先引进外籍教师进行专业课教学,力图以国际化的视角,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品牌形象,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国际化的办学特色吸引了众多实力雄厚的企业前来洽谈合作,我院也积极“走出去”,与合肥元一希尔顿、合肥胜利精密科技等高精企业以订单班培养的模式牵手合作。
凤凰体育平台:科技职业学院在质量工程建设中不断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主动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常态,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师资队伍能力与素质,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内涵建设凸显成效,办学成果不断涌现。(汪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