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九月,硕果飘香。我校艺术传媒学院师生在2021年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第三届安徽省优秀公益广告大赛、安徽省第27届优秀商业广告作品大赛和第二十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秋季赛)四项学科竞赛中再获佳绩。
用实力致敬青春 以勤奋赢得收获
日前,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简称大广赛)评选活动在合肥工业大学落下帷幕,并完成获奖作品的公示。我校艺术传媒学院广告传媒教研室师生再创佳绩,共获得本次赛事14个等级奖,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本届赛事不仅在获奖比例和数量上实现了突破,还在所参与的五个参赛类别中均获得了等级奖的突破,特别是广播类参赛作品,改写了零的历史,取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5项的优秀成绩。
大广赛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覆盖高等院校最广、参与师生人数最多、作品水准最高的全国性高校文科大赛。本届大广赛安徽省赛由安徽省教育厅主办。省内96所院校2万多人参赛,收到参赛作品16227组。评选不区分本科、高职组,通过分组初评、终评、集体合议终评等环节,评选出安徽赛区获奖作品。
大广赛是面向全国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的一项群众性的广告策划创意实践活动。目的在于活跃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激发大学生的创意灵感,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推动大学新闻传播、广告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竞赛平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2005年首次举办至今,遵循“促进教改、启迪智慧、强化能力、提高素质”的大赛宗旨,已在16年中成功举办了13届赛事。
以公益开启心智 用创意激发潜能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充分发挥公益广告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安徽省市场监管局、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开展第三届安徽省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活动。在此项面向全国公益广告作品征集中,我校艺术传媒学院徐良霞老师指导的2019级广告班郭亮同学创作的公益平面作品《抱不下,装不了》荣获二等奖。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安徽商业广告的创意设计水平,激发广告行业活力,促进广告人才培养,进一步树立安徽广告品牌形象,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指导下,安徽省广告协会举办2021年安徽省第27届优秀商业广告作品大赛。我校积极组织2019级广告班和2020级广告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了实践教学训练和专题创作,在本届赛事平面类、音频类和文案类三个参赛类别中共获优秀奖6项。
2021第三届安徽省优秀公益广告作品征集和安徽省第27届优秀商业广告作品大赛,旨在激发高校广告设计专业学生创作灵感,促进在校学生创意设计水平提升,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高校设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培养优秀广告设计人才创造良好的竞赛平台。
“以创意,展未来” “创青春,圆梦想”
日前,在创意星球官方网站上公布的2021年第二十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秋季赛和创青春中国青年公益创意大赛这一赛事两项比赛的获奖信息中获悉,我校艺术传媒学院师生共获得优秀奖39项,入围奖62项,优秀指导教师3人。
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简称“学院奖”)是全国性的大学生广告专业奖项,每年分为春、秋两季,号召全国各高校大学生为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命题式创意,为广告、市场营销、传播、艺术、设计、新媒体、动画等相关专业学生打造专业的大学生创意活动,在中国传播与广告相关专业院校、学生中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学院奖始创于1999年,历经21年沿革,活动覆盖全国23个省、4个直辖市、4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以及海外的共计1240多所高校的2578个院系,每年有超过150万名师生直接参赛,收到来自全国各高校学子的40多万件创意作品。在全国各高等院校中深入人心,其影响已从高校延伸至广告行业,成为行业遴选人才,企业获取新鲜创意、品牌探索年轻化的重要途径。
创青春中国青年公益创意大赛,是一场以公益主题为入口,将高校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公益教育相结合的创意征集活动。同时也是为了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凤凰体育平台公益广告创作的新规划而设立的公益项目。大赛将以创意产业相关专业青年为主体,通过对公益命题的创作,用青年的专业力量去实现爱心的传递。
在各类学科竞赛中所取得成绩,正是我校对产、教、研、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落实与贯彻执行,集中体现了参赛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反映出我校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和竞赛辅导方面的积极探索,也进一步检验了我校在实践教学体系中的“教”与“学”的密切互动关系,且深化了教师的教科研项目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学科竞赛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增长了其专业素养和创新理念,更增加了专业自信和归属感。